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山大主页 | English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职工风采 >> 师德师风 >> 正文

三尺讲台之下的随想

发布时间:2019-12-26点击:

“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。”回看我的求学经历,博士毕业之后,选择来山东大学作全职博士后,完全是因为七八年前的一个心结,或者说是初心。本科毕业前,不经意间选修的一门课程,为我展示了一个绚丽的古籍的世界,当时就想:“如果我能亲自跟随教材的作者学习,那该多好。”江南求知的日子丰富美好,心里却隐隐觉得“我定是要去北方的”。也许是年少时无知无畏,不谙世事,便有足够的勇气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做。如今,不仅了了亲炙其人的夙愿,还有机缘继续在山大工作,这是我从未想过的。

虽然这学期是入职两年后第一次走上讲台,但其实一直都在观察、琢磨如何上好一门课。在今天的条件下,要把课程上好,颇为不易。论知识的占有量,可能有时并不见得比学生多;论获取信息的渠道,也不见得比学生更多元,速度更快。如果老师所传授的,都是学生可以轻易在网上查到的,那么教师的作用是什么?后来我给自己设立的目标有三:一是传递知识,二是开阔视野,三是教授方法。开阔视野要以知识为基础,而方法的传授则来源于个人的研究。我们是现代学制下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,知识结构与民国之前已经大有不同。从事与古典学术相关学科的教学,首先教师自身要先去读原始文献,进行一定的学术课题的研究。文献与思想的结合,这是目前技术手段无法替代的。只有进行过专门的研究之后,那么给学生的才是独出心得的内容。由于现代学科分工的精细化,学科之间存在着壁垒,即便同一个二级学科,也存在研究方向的差异。教师大多专精在自己的方向内,无暇顾及其他,单纯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,这是允许的。而作为教师,面对的是学生,精深固然可以,但眼界对学生也很重要,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先博观。

我经常考虑的问题是,同样的读书,同样的受教,但最后的结果千差万别,这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?除去天赋、机遇等无法改变的客观条件之外,我认为其中一点是知与行的差别。韩寒在《后会无期》里说:“知道很多道理,依然过不好这一生。”大概也含有此意。我们从幼儿园开始,一直在求知,有时是主动,有时是被动。在今天信息获取无比便捷的条件下,我们毫不费力就能“知”,有时甚至是“知”来主动找你,就像微信、微博等社交工具每日一段一段地不停推送,令人目不暇接。知易,行难,而人和人的差別,有些时候就是知与行的差别。这其中,有受客观条件(比如身体条件)限制的知而不能行,有受主观意愿影响的知而不愿行,还有时是不知而不行。孔子曾说:“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学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。”“生而知之者”少之又少,我们绝大多数都是学而后知、困而后学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最先的求知也是一种行,而“知”到达一定程度后,重要的就是如何践行。就像做教师一样,我们很早就学过各种理论,知道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,“学高”也好,“身正”也罢,是一种标准,也是为师者的一个目标。而如何“高”、如何“正”,“高”到何种程度,“正”到何种等级,这都是作为教师首先要实实在在地去做的。每年的学生都是新的,学生们也是千差万别的,知识也是无时无刻不在更新的,要做一名“学高身正”的老师,也要与时俱进,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,并脚踏实地地去做。只有把自身修炼好了,才能对学生有所益。学生的成长,不同阶段、不同学科的老师都只是其中的一站,当学生来到这一站时,教师就要尽职尽责,给学生提供助力。一站又一站地接力,最终成就一个完整的人。

“板凳要坐十年冷,文章不写半句空。”高校教师从事教学之外,科研也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。在如今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,要做到十年磨一剑,就必须自己有坚定的信念,坚强的心理,能够平衡职业上短平快的考核与个人学术长远追求的矛盾。从事古典学术研究,我个人的理念,一是为古人负责,二是为后人负责。历史是过去的现时,现时是将来的历史,我们只是这长河中的一段,却也肩负着传承与创造的任务。“今之视昔,犹后之视今。”我们时常批评明代人学问空疏,那么我们给后代留的是什么?后人如何来看我们这个时代的学术?这也许是杞人忧天的问题。但我觉得,有的时候,不妨以超脱于这个时间点的眼光去看,这会让自己更清醒,也对自己的学术研究更负责任。以“不诬古人,不负后人”的态度从事学术研究,这对当下的个人来说,也许短期内会在现实的职称、待遇等方面遇到一些问题,但既然担负着树德立人、传续文化的使命,就不能把一己之利看得太重。物质的要求总有满足的时候,精神上的追求才是真正无限和无价的,就像当年颜回“箪食瓢饮,身居陋巷,仍不改其乐”一样。作为整日浸淫古典学术世界的人,先贤是最好的榜样,我们和他们做朋友,也许是有点“不合时宜”,而这恰是最好的“不合时宜”。

唐代刘知几说史家有三长:才、学、识,清代章学诚又加了一个“德”,如果要做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,这四者是同样适用的。2018年的优秀教师教书育人经验分享会上,谭好哲教授分享了十六个字:“师生有别,各行己分,亲如家人,教学相长。”支撑这十六字的,是一名老教授的“学高身正”的修为。作为一名新教师,一位刚刚起步的研究者,从事教书育人也好,进行古典学术研究也好,在知识、方法、功夫、能力等各个方面,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要达到真正的合格,最可行的途径就是不断思考,主动求知,努力实践,真正做到知行合一。(作者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  王晓静)

上一条:与“蒙古舰队”有关的日子——我与山大附中高中部的故事

下一条:常怀敬畏担使命 服务育人守初心

山东大学工会妇委会版权所有  旧网站入口